
银耳又名白木耳,雪耳,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海南、湖南、广东、云南和内蒙古等多个地区。银耳数量较少,在古代属于名贵补品。随着银耳人工栽培技术成功,使银耳走向了千家万户,而银耳的干制技术也在不断在发展。
目前常见的几种银耳干燥技术:
日晒:将采下的银耳,剪除耳根,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垫有干净纱布的竹筛上,在阳光下曝晒。注意勤翻动、小心操作、以防破损。天晴时有2天即可晒干。晒干品的含水量要比烤干略高些,不耐久藏,只适合小规模生产。
银耳烘干机:不受气候影响,可大量加工。烘房预热至40-45℃,将已整修、冼净的银耳送入烘房;始温为40℃,待耳片含水量降到50%左右后再使温度逐渐上升到50-60℃,焙烤6-10小时,当耳片接近干燥(耳基部未干透)时,再将温度降到40℃,直至烘干(含水量为10%-13%)。
烘晒结合:如果采收是晴天,可先晒至半干后再行烘烤。晒与烘结合干制的银耳色泽好,香味浓郁。加工后立刻分X密封包装,贮于低温、干燥、通风处。随时注意检查,严防回潮、霉变或虫蛀。
这几年随着银耳种植面积扩大,使用传统的烧煤锅炉加烘房的烘干工艺已经跟不上烘干进度,而且烘干后的银耳品质一般,销售的价格也不太高。随着空气能热泵烘干技术的出现以及推广,在银耳等食用菌干燥上也逐渐应用上了。根据空气能热泵银耳烘干机的应用情况,发现使用空气能热泵银耳烘干后的银耳品质比老方法晒干银耳品质高,颜色也非常不错。因此,空气能热泵银耳烘干机在银耳的烘干应用市场呈直线上升的火热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