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34不锈钢规格 材质 用途
1.4434Ni:Ni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足够高的Ni含量能保证钢在加热时完全奥氏体化,在随后的冷却过程转变为全马氏体,但Ni的价格较昂贵,N:N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足够高的N含量能保证钢在加热时完全奥氏体化,在随后的冷却过程转变为全马氏体,N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高于C,在热处理过程中N的析出物较少,同时固溶在基体中的N可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B:B的原子直径很小,在奥氏体中常以非平衡偏聚的形式富集于晶界,降低了晶界能,使铁素体形核困难,奥氏体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钢的淬透性,能够fang止生成δ铁素体和α铁素体软相。
1.4434
数字号:1.4434
牌号:X2CrNiMoN18-12-4
标准:EN 10088 - 2:2005
●特性及应用:
X2CrNiMo17-12-3不锈钢,德国DIN标准不锈钢。
●化学成分:
碳 C:≤0.03
硅 Si:≤1.00
锰 Mn:≤2.00
磷 P:≤0.045
硫 S:≤0.015
铬 Cr:16.50~19.50
钼 Mo:3.00~4.00
镍 Ni:10.50~14.00
氮 N:0.1-0.2
1.4434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fu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的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冷热轧不锈钢管的孔的椭圆度较大,并且应采取较小的变形量,以防止发生诸如耳朵之类的缺陷,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fu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使用高品质的不锈钢六角棒制作青葱,形成原因是焊接过程中夹层渣不干净,焊接电流过低,焊接速度过快,焊接操作不当,二是热轧不锈钢板的强度相对较低,板的表面质量稍差,如yang化性和光洁度低的问题,但塑性相对较好,可以对钢板,冷轧板进行加工具有强度大,硬度高和表面光滑度高的X点,如果用不锈钢制成,则可以用薄板冲压制成薄板,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不锈钢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不锈钢需求的增速远高于X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