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3091 无缝管 是否耐磨
S13091 耐热合金若在高温下使用,材料的高温强度、耐氧化性、耐高温腐蚀性都将成为问题。添加镍可提高耐热性,而铬、硅、铝等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耐氧化性。耐热不锈钢是在不锈钢中添加了上述元素而制成的。此外,在高温下使用时,有时还要考虑蠕变强度、热机械疲劳。该系列产品可用于热交换器、压力容器、热处理炉的构件等

S13091
名称:美国进口不锈钢
标准:AISI、ASTM
UNS编号:S13091
●特性及应用:
S13091型不锈钢,美国非标准不锈钢。
●化学成分:
碳 C:0.01
硅 Si:0.40
锰 Mn:0.40
磷 P:0.03
硫 S:0.02
铬 Cr:28.5-32.00
钼 Mo:1.50-2.50
S13091加工标准深,核心是均匀的壁,流淌顺畅。X二个原因是劣质无缝不锈钢管的表面很容易形成裂纹,这是因为坯料是土坯,并且坯料上有许多孔,并且由于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土坯会迅速破裂。之后会有裂缝。锰是类似于镍的奥氏体元素。更具体地说,锰的作用不仅在于形成奥氏体,临界淬火速度可以减少不锈钢,增加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的稳定性,奥氏体的分解,在高温下可以生成奥氏体以保持正常温度。不锈钢的耐蚀性提高,锰的作用不大,镍锰奥氏体的作用约是低镍不锈钢的稳定作用的一半,不锈钢和无镍CrMnN不锈钢已在工业中使用,某些X域已成功用于代替18-8铬镍不锈钢。如果锻造工艺不当,晶粒会变大或不均匀,并会发生硬化裂纹。锻件高于铸造。

S13091 不锈钢通常分为5种类型:
S13091 铁素体不锈钢–这些钢以铬为基础,含少量碳,通常少于0.10%。这些钢具有与碳钢和低合金钢相似的组织。由于缺乏焊接韧性,它们通常只能用于较薄的部分。但是,在不需要焊接的地方,它们可以提供广泛的应用。它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添加了钼的高铬钢可以在海水等腐蚀性条件下使用。还选择了铁素体钢,因为它们具有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它们不像奥氏体不锈钢那样可成形。他们是磁性的。
S13091 奥氏体不锈钢 -这些钢是常见的。它们的微观结构来自添加镍,锰和dan。它与在更高温度下的普通钢中的结构相同。这种结构使这些钢具有焊接性和成形性的特征组合。通过添加铬,钼和dan可以增强耐腐蚀性。它们不能通过热处理而硬化,但是具有能够在高强度水平下加工硬化同时保持有用水平的延展性和韧性的有用特性。标准奥氏体钢易受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高X镍奥氏体钢具有增强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
S13091 马氏体不锈钢-这些钢与基于铬的铁素体钢相似,但碳含量更高,高达1%。这样就可以像碳钢和低合金钢一样对它们进行淬火和回火。它们用于需要高强度和中等耐腐蚀性的地方。它们在长材产品中比在板材中更常见。它们通常具有较低的可焊性和可成形性。他们是磁性的。
S13091 双相不锈钢--这些钢的显微组织约为50%的铁素体和50%的奥氏体。这使它们比铁素体或奥氏体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它们耐应力腐蚀开裂。所谓的“贫双相”钢经配制具有与标准奥氏体钢相当的耐蚀性,但强度和抗应力腐蚀开裂性均得到增强。与标准奥氏体钢相比,“XX双相”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抗所有形式的腐蚀的能力。它们是可焊接的,但在选择焊接材料和热量输入时需要小心。它们具有适度的可成形性。它们具有磁性,但由于奥氏体含量为50%,因此不如铁素体,马氏体和PHX。
S13091 沉淀硬化(PH)不锈钢 -通过向钢中添加铜,铌和铝等元素,这些钢可以产生非常高的强度。通过适当的“时效”热处理,钢的基体中会形成非常细小的颗粒,从而赋予强度。这些钢可以加工成非常复杂的形状,在终时效处理之前需要良好的公差,因为终处理产生的变形小。这与马氏体钢中的常规淬火和回火相反,后者的变形更成问题。耐腐蚀性可与标准奥氏体钢如1.4301(304)相媲美。
S13091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材质硬度与密度:
S13091 奥氏体型--板材密度布氏硬度(HB)应用范围较广,供货状态常用,Cu、l也可用
S13091 马氏体型--棒材密度洛氏硬度(HRC)适用于表征高硬度材料
S13091 铁素体型--管材密度维氏硬度(HV)适用于显微分析
S13091 双相型; --线材密度里氏硬度(HL)手提式,测量方便,但对样品厚度有要求。
S13091 沉淀硬化--带材密度肖氏硬度(HS)是淬火钢的硬度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