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电压报警装置 臂架型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臂架、钢丝绳等过于接近甚至碰触电线、都会造成麻电或触电事故。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东欧、日本等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研制危险电压报警器,目前已进人系列化生产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起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产品还设有实用化。 该报警器输电线路为三相交流电,各相间相位差为120°,空间电场分布是交变电场,从理论上讲,距各相线距离相等的点的电位应为零。但实际线路布设,不存在电位为零的点.根据电场分布特性,只要检测出电位的X值和电位梯度,预先设置的基准电压比较.就可以判断臂架距电线的距离,井及时发出警报。 危险电压报警器工作过程如图3.31所示。该报警器由检测器和警报器组成。检测器安装在起重机臂端,其上端的金属球作为榆测探头,可以检测电线周围的电场。检测器内部的前置放大器将微弱的电场信号放大后,送警报器进行比较处理
5、轨道接头处的间隔为1-2mm; 6、接头处两轨道的横向位移或高低不平的误差均不得大于1mm 三.吊装前的组装: 1、将起重机运行机构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横梁上,用手扳动车轮看转动是否灵活。 2、按图示将主、横梁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为更安全起见,允许 四.吊装前的复检: 1、跨度的极限偏差ΔS不得X过±2.5mm 2、上拱度ΔF=11-14mm,且X大上拱度在跨中1.1米范围内。 3、主梁旁弯值≤5.5mm 4、桥架对角线差[S1-S2]≤5mm 五.起重机的架设: 1、将桅杆设立在起重机主梁的中间,并略靠近较重主梁一侧,使起吊的起重机不会倾斜,且将电葫芦牢固地捆扎在主梁上同时起吊。 2、起吊时应保持稳定上升,不能任意摇摆,为使人能控制,可在起重机两端分别栓上绳索。 3、利用卷扬机和桅杆,将绳索穿入吊装孔内起吊
4、将起重机吊到适当高度,将操纵室用螺栓固定在连接架上和连接座上,然后按随机附图将连接座分别焊在主梁和横梁上。 5、将起重机吊至X过轨道时,拉动绳索扭转起重机,并逐步下落使起重机车轮槽对准轨道缓缓落下。 六.接通电器线路: 1、主滑线与操纵室分别布置在起重机主梁的两侧。 2、按说明书上的电气原理图和布线图接线,保证两台电机运转方向制动一致;并保证操纵室内的按钮指示与动作方向一致。 3、电器线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穿线管管口应装护线嘴,外露电线应套软聚氯乙烯管。 (2)穿线管内铺设的导线,除于集电器连接的导线用BXR型橡皮铜芯软线外,其余用BX型橡皮绝缘铜芯导线,管内导线不得有连电现象。 (3)控制箱和操纵室内部铺设的导线,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采用BV和BX型聚氯乙稀绝缘导线。 (4)控制回路采用电缆导线时,其线芯截面积不得小于1平方毫米,采用橡皮铜芯软线时,线芯截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主回路导线线芯截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 (5)所有电器设备的外壳必须X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6)操纵室应可靠接通和断开电源。
4、将起重机吊到适当高度,将操纵室用螺栓固定在连接架上和连接座上,然后按随机附图将连接座分别焊在主梁和横梁上。 5、将起重机吊至X过轨道时,拉动绳索扭转起重机,并逐步下落使起重机车轮槽对准轨道缓缓落下。 六.接通电器线路: 1、主滑线与操纵室分别布置在起重机主梁的两侧。 2、按说明书上的电气原理图和布线图接线,保证两台电机运转方向制动一致;并保证操纵室内的按钮指示与动作方向一致。 3、电器线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穿线管管口应装护线嘴,外露电线应套软聚氯乙烯管。 (2)穿线管内铺设的导线,除于集电器连接的导线用BXR型橡皮铜芯软线外,其余用BX型橡皮绝缘铜芯导线,管内导线不得有连电现象。 (3)控制箱和操纵室内部铺设的导线,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采用BV和BX型聚氯乙稀绝缘导线。 (4)控制回路采用电缆导线时,其线芯截面积不得小于1平方毫米,采用橡皮铜芯软线时,线芯截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主回路导线线芯截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 (5)所有电器设备的外壳必须X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6)操纵室应可靠接通和断开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