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信报箱,小区智能信报箱
住宅楼里没有信报箱,写字楼里没有收发室,邮递员屡屡遭遇无处投放信件和信件无人接收的尴尬……市邮政局统计表明,我市居民人均每年仅有两封信件,且信件中七成以上属于账单类信函。但就是这两封信,也让邮递员们苦恼不己——主要原因是信报箱普遍缺位。
1 住宅小区,信报箱踪影难觅
记者近日在纱厂西路某小区看到,楼梯口的一个箩筐上方贴着一张写着“个人信件请自行X取”的字条,这就是“信报箱”。它让该片区的邮递员苦恼不已:物业X这一箩筐为信件投递处,可住户担心信件放在这里可能丢失。为了保证信件投递质量,投递员不得不挨家挨户上门投递。
与该小区类似,在我市很多居民住宅楼中,信报箱都踪影难觅,信件无处投放,丢了又难脱责任,邮递员只好想方设法将信件投递给用户本人,这无异于将一封平信当做挂号信来投递。为此,市邮政局不得不增加投递员、增加投递频次、延长投递时间,以保证投递质量。
【规范】未装信报箱,住宅不得销售
X住建部出台《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从今年8月1日起,住宅信报箱建设应与建筑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住宅信报箱应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范围。住宅设计中未按规范、标准要求设置信报箱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予通过审查。这意味着未安装信报箱的新建住宅楼房不能按商品房进行销售。
2 “关卡”重重,信报箱难以“触及”
没有信报箱固然让邮递员无法投递信件,可有信报箱,他们也不见得能顺利完成投递工作。我市一些高层住宅小区普遍使用了密码门或电子刷卡防盗门。这些“关卡”通常设置在一个单元的楼道口,而住户的信箱则通常设置在楼道里。这些“关卡”将邮递员隔离在外,让信报箱变得难以“触及”。而且,很多密码门都是一个单元一个密码,邮递员到不同单元投递信件,要不断联系物业,大大降低了投递效率。
【规范】信报箱位置有要求
新出台的《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X次对信报箱设置的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信报箱宜设置在住宅单元门禁系统外,设置在门禁系统内时,应在门禁系统外设置投递口”。
3 大型社区,信报箱散落四处
我市一些新建小区已经按照“信报箱应按住宅套数设置,每套住宅应设置一个格口”的规定,为小区所有的住户安装了信报箱。
乍一听,这对邮递员来说似乎是个喜讯,但如果在一些占地面积大的高层社区,那就得另当别论了。这些大型社区光住宅楼就数十栋,住户更是不计其数,有时,投递员仅仅找到信件主人所在的楼栋,就要耗时许久。迷宫一般的大型社区让邮递员转得有点头晕。
【规范】信报箱也应集群化
市邮政局有关负责人称,为X解决大型社区的信件投递问题,一些发达城市会选择在一个社区入口处统一设置信报箱群,邮递员无须知道收件人的具体居住地址,只需按照信报箱群提示的门牌号,将信件投放至相应的信报箱格口中即可。
小区信报箱,小区智能信报箱